“瞄准”电力储能 阳光电源干细胞电网技术“出鞘”
时间: 2024-04-29 06:48:24 | 作者: 变频电源维修
3月31日,阳光电源干细胞电网技术(Stem Cell Tech)白皮书及180kW集成式直流充电桩在阳光电源PAT2023先进的技术研讨会正式发布。
作为光储行业有突出贡献的公司,阳光电源已经连续7年摘得中国系统集成企业全球出货量榜首。
2022年以来,基于电网支撑的新型储能增长趋势明显。阳光电源率先发起对新型电力系统“攻坚”,集结了增强型连续高低穿技术、自适应宽频振荡抑制技术、POD功率振荡阻尼技术、微秒级电压构建技术、柔性惯量支撑技术、虚拟双源叠控技术等7大关键电网技术的“阳光电源干细胞电网技术”应运而生。
“双碳”背景下,可再次生产的能源并网比例持续提升,极端气候频发,诸多不确定性因素叠加,新型电力系统形态趋于复杂,系统运行稳定性面临新挑战。储能系统作为新型电力系统中的关键环节,在电网稳定性构建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。随着新能源比例逐步提升,对储能系统的电网支撑能力提出了新要求。
阳光电源光储集团副总裁徐清清在发布会上表示,新型电力系统正在形成“三高”特征,即高比例可再次生产的能源接入、高比例电力电子设备接入、高比例特高压直流输电。
数据显示,截止2022 年,全球风、光发电累计装机量高达2168GW,占全球总装机量的25%,成为能源结构中重要组成部分。据预测,2030 年全球风、光发电装机规模将增至7219GW,占全部装机量的47%,未来的电网将迎来高比例可再次生产的能源的接入。
伴随风、光等可再次生产的能源大量接入,电力电子发电设备在电力系统中占比不断的提高,由于可再次生产的能源发电与传统同步发电机的控制特性差异、电网中诸多电力电子设备控制方案不同,低惯量、低阻尼、弱电压支撑已成为新型电力系统的显著特征。
此外,我国能源生产、消费呈现逆向分布,风、光能源大基地、大水电、大核电等集约化开发大多分布在在西南、西北、东北、华北地区,电力负荷中心大多分布在在中东部地区,以特高压为骨干网架的大容量、远距离能源输送大通道建设全面加速,不断深化“西电东送”、扩大“北电南送”的能源配置格局。
数据显示,截至“十三五”末,累计建成投运“14交12直” 特高压工程,“十四五”规划建设“24交14直” 工程,涉及线 万余公里,变电换电容量达 3.4 亿 kVA。大容量远距离能源输送通道下,由严重故障引发的局部电网间解列会引起全网功率大范围转移。目前特高压直流母线kV,当发生换相失败、直流闭锁,导致功率不平衡、瞬时过电压等问题时,会增加系统频率和电压失稳风险,对变流设备性能如惯量支撑、频率支撑、电压支撑提出更高要求。
阳光电源基于对电网的深刻理解,提出了干细胞电网技术(Stem Cell Tech),助力新型电力系统平稳运行,构网型控制技术是其中重要组成之一。
基于干细胞电网技术的含义,阳光电源表示,储能系统通过调频调压、谐波抑制、黑启动等助力电网稳定运行 , 如同干细胞对人体组织的修复、净化、造血等功能。
值得一提的是,阳光电源PAT2023先进的技术研讨会上,来自阳光电源、国家电投集团光伏产业创新中心、电力设计规划总院、美国潘世奇物流公司、中国电科院等二十余位专家、企业领袖就行业趋势、前沿观点、创新技术、创新应用等进行深入交流,助力光储融合大发展。返回搜狐,查看更加多